玉石手表:我國是玉文化的大國,至今已有 8000 多年的歷史。和田玉被稱為世界軟玉之王,獨一無二的品質名揚天下。作為四大國玉之首的新疆和田玉,歷來備受玉石鑒賞家和收藏者的偏愛。隨著人們對玉石的推崇和玉器收藏的助推,促使和田玉價格飛漲,特別是和田玉籽料。由于和田玉籽料的美麗珍貴、耐久稀少及受經濟利益的驅使,大量的和田玉籽料仿制品充斥著市場,令人難辨真假。
1、仿和田玉籽料的方法
原礦藏于昆侖山深處的和田玉,按照產出環境和成因類型的不同分為籽料、山流水料和山外表具有厚薄不一的皮殼,而且皮殼的顏色多種多樣,以紅褐色為主,細分為秋梨皮、虎皮以及棗皮等。中間產物呈次棱角狀,磨圓度差,具有薄皮殼的則為山流水料。
仿和田玉籽料的方法主要有兩種:化學處理方法——染色處理做假皮子,機械加工方法——滾料磨圓。它們是互為補充、相互聯系的。
1.1 染色方法
和田玉籽料的仿制品主要是通過染色方法,利用無機和有機染料染色,通常的做法首先是對普通和田玉打磨,然后進行表面染色,做出類似油脂皮外表,以達到仿和田玉籽料的目的,同時亦掩蓋了玉質的瑕疵和缺陷。具體方法有:
(1)早期使用動物(如豬、羊、馬)的血液。在適當的條件下,將和田玉浸泡于剛殺死、血尚未凝固的狗腹中,在地下埋藏數年后,使之沁色,謂之“血沁”。更有甚者,將馬腿割開一小口子,和田玉放入其中,通過血液長期浸染作用使之沁色,達到以假亂真,使人無法辨別的目的。
(2)使用鐵銹浸染。將普通的和田玉用鐵皮屑捆綁好,用熱醋淬之,放置數天后埋入地下,數月取出后表面會被鐵屑蝕出桔皮紋,紋中雜有土斑和深紅色的鐵銹?;蛘呓萦诤恿髦?,經過河流長期磨蝕和沖刷作用,使紅色鐵銹浸入到和田玉中,然后進行火烤火燒及加工后期處理,使之沁色。
(3)使用碘酒、植物染料(如核桃皮)和羊毛染料等對和田玉進行染色處理。
(4)使用有機染料,如酸性甲基橙試劑。
(5)使用無機染料。主要有:
①鐵鹽染料:在適當條件下,使二價鐵離子轉化為三價鐵離子,即 Fe2+→Fe3+,并發生滲透、擴散和沉淀附著作用。如硫酸亞鐵 FeSO4、硝酸鐵 Fe(NO3)3、硝酸亞鐵 Fe(NO3)2、氯化鐵、氯化亞鐵 FeCl2 等。
②錳鹽染料:在低溫條件下,產生鐵錳浸染,形成自然的松花狀或水草狀沁入物。
(6)使用中和劑。常見的如硝酸鋁 Al(NO3)3、氯化鋁 AlCl3 和氫氧化鋁 Al(OH)3 等,其目的是使水解產生氫氧根離子(OH)-,中和酸性溶液,促進三氧化二鐵 Fe2O3 轉化成針鐵礦 FeO(OH),以產生褐紅色調,達到仿籽料的效果。
(7)使用混合性染料。其目的是產生鮮艷、豐富、逼真的顏色色調,避免色調單一、顏色過飽和以及無層次感的外觀特征。
(8)使用混合染料和膩子或注膠(如樹脂材料)。
染色過程主要有:
①緩慢沁色;
②快速染色(一定溫度和壓力下);
③酸性條件下進行染色加熱處理;
④先酸性環境下染色處理,再堿性中和處理最后使用球磨機磨圓處理。
各種染色方法不盡相同,但其作假水平之高,達到掩人和慧目的效果,給珠寶鑒定師的檢驗鑒定工作帶來一定難度,而廣大消費者更是無法辨認。
1.2 假皮
做假皮不僅可以冒充籽料,而且可以迎合愛玉者喜愛各種皮色的傾向。一般把玉放置于浸滿染料的海綿中,通過侵蝕滲透作用達到沁色。假皮色大多是棗紅皮,一般漂浮于表面,顏色過于鮮艷,無過渡的自然層次感,而且干澀、不滋潤。同時做假皮的是在玉質疏松的部位,也稱為死皮,這種皮色用開水一燙就容易退色變淡。
1.3 滾料磨圓
滾料磨圓是把山料、青海料、俄羅斯料以及岫玉料等的下角料小塊,放入滾筒機內滾磨磨成卵形,酷似籽料,然后再染色做假皮子冒充。更有甚者把大塊山料切割成小塊料,再置于球磨機中進行磨光處理,以用來仿和田玉籽料。
2、和田玉籽料的特征
和田玉籽料原生皮色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:
(1)外形
通過了解和田玉籽料的成因,我們知道和田玉籽料呈現渾圓狀,磨圓度好,表面具有厚薄不一的皮殼。渾圓狀的籽料,“油性”好是由玉石細脈形成的。皮色是全包裹的,巧雕、人工開門子和分割成小塊的除外。皮子呈微透明,手捂住 1~2 秒,即可以看見表皮的“汗毛孔”,在 10 倍放大鏡下可以觀察到呈毛氈有無汗毛孔,是鑒別真假籽料的關鍵。真正的籽料無論多么細膩,它的表面都會有無數細密的小孔,特別像人身皮膚上的汗毛孔。這種在自然狀態下形成的表面現象,用“汗毛孔”來鑒別真假和田玉籽料非常有效。而滾料上面有滾磨過的磨痕,一道道的擦痕,沒有自然狀態下的“汗毛孔”或“小砂眼”。
(2)顏色
和田玉籽料在河床中經過千百萬年的沖刷和磨礪,自然受沁,它會在質地松軟的地方沁上顏色,在有裂隙的地方深入肌理。這種皮色是很自然的,叫做活皮。皮上的顏色應是由深變淺,裂隙上的顏色則由淺至深。并且呈現褐色的松花狀、水草狀的顏色沁入。
(3)皮色
由于和田玉籽料的皮色是在原礫石表面緩慢形成的,是風化、水解作用以及大氣循環等因素共同形成的,是分階段的。因此,沁入和田玉內的顏色由深入淺,具有層次感,呈過渡漸變,皮和肉的感覺一致。
(4)無皮色的和田玉籽料
無皮色的和田玉籽料多屬于山流水料,肉色即是皮色,皮色即是肉色,可呈深淺不同的綠色。無論白玉或黃玉,其表面有一層包漿或沁色。
深圳金玉尚品珠寶文化藝術有限公司
聯系人:陳先生
電話:13713728960 0755-28248162
郵箱:175265134@qq.com
網址:www.zunjueyulechengzjylc.com
地址: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長金路26號B棟507